“永遠銘記著!”————1949年10月1日鄧小平為新中國誕生而題詞
永遠銘記著:在過去長期艱難的歲月里,人民英雄們用了自己的鮮血,才換得了今天的勝利。
鄧小平敬題
一九四九年建國日
這是1949年10月1日,鄧小平為新中國成立寫下的題詞,要求人們永遠銘記人民英雄們的偉大貢獻。
在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在西柏坡忙于籌備建立新中國之時,另一位開國元勛——時任中共中原局第一書記的鄧小平,則在戰(zhàn)火與硝煙中,用一場場勝利的戰(zhàn)役為新中國的建立掃蕩障礙。
1948年11月16日,中央軍委根據(jù)全國戰(zhàn)局的迅速變化,決定組成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為成員,鄧小平、劉伯承、陳毅三人為常委,鄧小平為書記的淮海戰(zhàn)役總前委,統(tǒng)籌一切戰(zhàn)事。鄧小平運籌帷幄,與其他總前委委員一起指揮中原野戰(zhàn)軍和華東野戰(zhàn)軍,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殊死較量,硬是在敵眾我寡的不利情況下殲滅了蔣介石部署在長江以北的主力部隊,取得了淮海戰(zhàn)役的偉大勝利,使長江以北局面大定,也加速了解放全中國的步伐。
淮海戰(zhàn)役結(jié)束后,鄧小平又立刻開始思考如何打過長江去。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鄧小平趕去參加。會議雖然沒有單獨討論軍事問題,但中央確定了“渡江戰(zhàn)役必須于4月10日左右發(fā)起”的方針。會后,中央決定由鄧小平擔任中共華東局第一書記。毛澤東充滿信任地對鄧小平說,渡江戰(zhàn)役的問題,就“交給你指揮了”。
在西柏坡開完會后,鄧小平和陳毅等一起返回前方。他迅速從華東局及第三野戰(zhàn)軍抽調(diào)人員,組成總前委指揮機構(gòu)。渡江戰(zhàn)役于4月20日發(fā)起,經(jīng)過一個月零七天的艱苦戰(zhàn)斗,人民解放軍在5月27日占領上海。1949年6月2日,渡江戰(zhàn)役勝利結(jié)束。鄧小平等人率領的總前委、華東局,先后接管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鄧小平在打完軍事上的硬仗后,又開始應對上海等地出現(xiàn)的金融問題。由于帝國主義封鎖、城鄉(xiāng)關系惡化等原因,上海陷入無序和恐慌之中,銀元投機活動猖獗,物價不穩(wěn)。有的投機商甚至揚言:“解放軍進得了上海,人民幣進不了上海。”鄧小平深知,只有穩(wěn)住上海,才能穩(wěn)住全國。通過一系列的得力措施,沉重打擊了破壞金融秩序的非法活動,穩(wěn)定了金融市場秩序,取得了“銀元之戰(zhàn)”的勝利。
7月14日,鄧小平奉命趕到北平。此后的20多天里,他先后向朱德、周恩來等領導人匯報前方的情況。同時,他還以中共代表的身份向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代表作了一個《從渡江到占領上海》的工作報告,報告了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zhàn)軍從渡江到占領上海以及到上海后的情況和工作,深得北平各界人士的贊賞。
從北平回到上海后,由于長時間的辛苦征戰(zhàn),鄧小平大病了一場。9月底,鄧小平再次來到北平,參加新政協(xié)會議。10月1日下午3時,作為開國元勛之一的鄧小平,跟隨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一起登上天安門城樓,同首都30萬軍民一起,參加了盛大的開國大典。當時,鄧小平一身戎裝,意氣風發(fā)。當天上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由毛澤東主持舉行第一次會議,鄧小平被選舉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作為人民軍隊的高級指揮官和新當選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鄧小平對新中國的成立充滿了無限感慨。尤其是人民英雄們用鮮血換來的勝利,使他油然而生“永遠銘記”的情愫。在題詞前后,鄧小平還多次提到“人民解放事業(yè)的勝利是無數(shù)先烈用自己的鮮血換得”,我們不但要“珍貴這個事業(yè),鞏固這個勝利,更重要的是發(fā)揚他們艱苦卓絕、英勇奮斗和自我犧牲的精神”。他在另一些題詞中還強調(diào),“革命先烈們的豐功偉績,永遠活在我們的記憶里”。這充滿深情的字里行間,深深蘊藏著鄧小平對人民英烈的追思與緬懷之情,也表達了他對來之不易的人民共和國的珍惜,對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偉大勝利的敬重!
無論是在艱難的革命歲月里,還是在迎接新中國、建設新國家的過程中,鄧小平始終認為,只有依靠人民群眾,敬仰人民英雄,才能鞏固和堅守住我們所取得的勝利果實。從鄧小平題寫的珍貴墨跡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他不僅對人民英雄充滿了崇敬與緬懷,而且對新中國的繁榮富強充滿了期盼和憧憬。